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视频】《滕文公》参阅史料之三-绿滕天涯

【视频】《滕文公》参阅史料之三-绿滕天涯
上面免费关注!
六、庄里西遗址(又名庄里西遗址)
雍城遗址位于滕国故城(今山东省滕州市「枣庄市辖县级市」)西北、庄里西村以西,俗称鬼城子、鬼修城、阴城、龟城、点将台等,旧时遗址呈乌龟形状,为古滕国贵族墓地,被国家列“庄里西遗址”,为枣庄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雍城 庄里西遗址
原本完整的墓陵遗址,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后期,该处所建造的砖瓦窑厂给肆虐挖去很大一部分,以至于现今造成残缺不全。
雍城遗址是昔日“高台耸翠、殿宇翔丹”,为滕西名胜之地。
据康熙56年版《滕县志》载:“太平院在雍城上,金天会年间建。”金大定十年乡贡进士奚撰书的《太平院记》载:“今滕郡西二十里,南临郭水,北瞻袅峄,景甚异焉。”
雍城遗址,现为崮堆形,东北稍底,西南略高,呈不规则长方形; 纵横最长150米,顶部平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考古队及滕州博物馆多次发掘考查。
遗址土台系人工堆积而成,形成年代大约在原始社会晚期至夏商之际,在土层中曾发现石器和鹿角器。从龙山文化时期到汉代遗存都可以再次发现。
1978年在此处发现一座西周墓。出有铭铜器三件:其中吾鬲铭为“吾滕公宝尊彝”;簋二件。1980年又发现一西周墓。出土铜器六件;其中侯方鼎,铭为“滕侯作宝尊彝”。滕公簋铭为“滕侯作滕公宝尊彝”;此外还有壶和扁足鼎各二件,无铭文。特别是在此发掘的“滕皇”编锺、编馨是不可多得 珍品。上述文物的发现,为探究滕国的历史,弄清滕城与公邱城的关系问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雍城之名见于清代,康熙56年版《滕县志》载:雍城在滕城西北一里许。《通志》云:“建置无考,其中多唐太宗功臣之故墟,俗传所谓打球场也。按之所言,该雍城是曾埋葬过唐太宗功臣的故墟。
《太平院记》诬以为公邱。
《滕国考》证为“滕城即公邱一城”。《水经·泗水注》公邱城“城周二十里,内有子城”。据丽道元之说,外城周围二十里,应包括雍城遗址,和文公台同在一城。又引《地理志》之说,“以为公邱即滕”。清道光二十六版《滕县志》、《读史方舆纪要》均引此为滕城之范围。
但是根据考古发现,雍城并不在滕城之内,而在其城西北角之外。
七,滕国文公台
文公古台滕国古城的主要景观,位于姜屯镇滕城村。城东北隅有一高台,为“文公台”,亦称“灵台”。台下一池,传为“灵池”,滕文公效法文王筑灵台,掘灵沼,取与民欢乐之意。明万历年间台上建筑了真武庙,该庙左掖门两侧有清代朱榜秀才魏积查砖刻楹联:“古迹进荆流,曾向高台怀世子;遗封原叔绣,莫将飞阁误滕王”为证,高台东侧古建有“文昌阁”、“吕祖阁”、“功德祠”、“休息祠”等。另有一功德石,刻有一段神奇动人的故事。台面有一巨石,上刻李白手书“壮观”二字,台前有两株古槐,苍劲古朴,左右对峙,枝繁叶茂,传为唐贞观年间所植,距今1000多年,当地百姓尊为“神树”。
1992年,滕州市人民政府对文公台进行了重修,台上殿宇回廊,雕廊画栋,青砖碧瓦,殿堂耸立,重现昔日辉煌,店内陈列着“文公问政”的蜡像,文公丘孟子治国方略,及然友、毕战等人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台东侧新建的碑林,陈列着历年来征集的碑碣、墓志、唐王室全造像碑、唐兴国寺碑、唐梁山耶娘碑、金太平院碑、金大定碑、宋太祖赵匡胤圣谕碑、元大清碑及华士奎等人的书法艺术石刻等,供游人游览观赏。滕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滕国故城的美好风景,是人民世代追怀向往的文化胜地。有诗赞曰:"灵台经始溯文王,继继绳绳率旧章。效法必能成不日,流风犹自忆甘棠。漫从汉宫评云露,奚向秦萧引凤凰。抚字愧予来善国,熙熙愿登共春阳"。文公台为省重点保护单位。1992年春,滕州市政府拨款重修,10月竣工,接待中外游人。为滕古八景之一。
八 滕文公庙
《滕文公庙》遗址
滕文公庙遗址在滕州城区润泽街东側。唐代元和年间,蕃阳故城东移二里建立县城藤虎一笑,距今。蕃阳城遗址在城区铁路西側,今蕃阳居委会附近。唐代东移建城后,始在城廓外东南一里建滕文公庙,今善国南路北端东侧的润泽街。后来又在庙西建孟子庙,旧址在实验小学院内,当时的孟庙为红墙灰瓦,当地人称为红庙。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尊儒读经被列为国学,其中以《孟子》一书为教材和必修课。当时的学子对《孟子》七篇熟读倒背如流,文公与孟子的事迹也为妇孺皆知。滕州为使文公的文德润泽后世,元代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开始以孟子性善学说命名,在滕文公庙设《性善书院》。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817年)皇帝南巡驻跸县城,因皇帝仰慕古滕国的这位千古名君,由一位叫陈鷂的官吏开始着手置建《滕文公庙》,知县汪桂林与士绅再次扩建重修。
汪桂林作《滕文公庙碑》碑文以纪,后载县志《艺文·上》怪物女王。碑文云:“岩岩邹峄,孔学禹功。巍巍文公,附凤攀龙。青宫毓德,性善乐闻。瞿瞿有求,心尽乃亲。志切民依,先哲是准。咨尔大夫,为余问井。邹鲁遇贤,失之交臂。赫赫齐梁,徒营功利。君无大小,睎贤亦贤。绩无成败,正谊为先。公心尧舜,公志殷周。归德后期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氓来有由。七雄一抔,魂馁故土。祀典在滕,不忘其祖。奕奕松桷,岿然东郊。寒流竞荐,行李停轺。何私于公,惟慕仁风洛埋名。欲求古治,舍公奚从。惟邹有庙,于万斯年。公附青云,苹藻绵绵。”
性善书院后迁城内西南隅,再东迁更名滕县书院,书院街因此而得名。四迁后名为书院街小学,今名书院小学。700多年来,滕州书院为历代培育了数以千计的名家学子,为报效国家建树了不同的功勋。
九 滕国学宫寺庙和古乐
滕城古有滕文公庙、孟子庙等庙宇,县城里外旧时也有文庙、孟庙、文公庙及书院学宫等等,均属官府创办。民间和私家也踊跃办学,古镇级索旧有学宫(古称上宫,孟子讲学的地方),古村盖村旧有王氏私塾,滕城北门外旧有颜家楼,今名颜楼,这个不足千人的村庄到清代竟有三个学屋,“当地称东、西、后颜家学屋。当时官府民间齐心办学蔚然成风,儒家文化的发展也盛极一时。道教依滕城文公庙为领庙传播道教文化,在周边广建庙宇,在民间广收门徒,定期举办庙事活动,公开演奏古代礼乐,当时演奏的《商宫大调》、《周颂》等古曲,今在民间古乐班里还在流传,要比现代演奏的古曲《汉宫秋月》至少要早一两千年。
十 滕国考古文物
(一) 1978年3月在今滕州庄里西遗址内发现一座铜器墓葬,出土鬲一、簋二。三件铜器属西周早期早段,其中的鬲铭曰“吾作滕公宝尊彝” ,该铭文中的“滕公”,李学勤先生认为“应即滕国首封之君错叔绣。
(二)1982年3月考古工作者在今山东滕州庄里西遗址内发现一座墓葬,出土铜器六件,计有方鼎一、扁足圆鼎一、鬲二、簋一、壶一。朱凤瀚先生指出,这组铜器“从器形与纹饰看,约属西周早期偏晚。”其中三件有铭,两件铭文有“滕侯”之称,即方鼎铭“滕侯作宝尊彝”;簋铭“滕侯作滕公宝尊彝”。这位“滕侯”应是西周早期偏晚时期的一位滕君。《滕侯簋》铭文中之“滕公”应为其前任滕君。
(三)1989年前后,滕州庄里西墓地中一座“被破坏殆尽”的墓葬(M7)流出一批铜器,据目前所知,滕州博物馆征集十器,流散于海外今归首阳斋三器,共十三器。其中有三器的铭文对研究滕国的迁封意义重大。
《史 觯之一》:唯伯初令宗周,史赐马匹,用作父癸宝尊彝巴能军。
《鼎》:隹正月,辰在壬申。公令狩□□,获珑□,公赏贝二朋。……
《簋》:隹九月,诸子具服,公乃令,在曰:凡朕臣兴。 敢对公休,用乍父癸宝尊彝。
朱凤瀚先生指出,制器年代约在成康之际的《史觯之一》铭文中的“伯”应是约在康王中叶的《鼎》与《簋》铭文中的“公”,其不是叔绣,而是在成康之际二次受封徙封于今山东滕州之滕侯。此论甚确。从时间上看,这位在成康之际二次受封徙封于今山东滕州之滕侯应是继始封君叔绣之后的二世滕侯,与前面提到的吾鬲的主人“吾”应为同辈。
(四)传世滕虎簋有四件,铭文相同,曰:“滕虎敢肈作厥皇考公命仲宝尊彝。”王国维先生《释滕》以“滕虎” 为《礼记·檀弓上》中滕伯文之叔父滕孟虎,认为滕虎簋为周中叶以后物。王恩田、黄盛璋二位先生推断应属昭王时期。孟虎之死既在滕伯文之前,则滕伯文大概是昭穆之际的一位滕侯。倘若铭文中“滕虎”确为《礼记·檀弓上》中之“孟虎”,则铭文中滕虎之父命仲,即滕伯文之祖父,应为一代滕君。如此,则命仲之子、滕伯文之父亦应为一代滕君。
(五)《滕侯方鼎》、《滕侯簋》中的“滕侯”为康王时期的三世滕君;《滕虎簋》中的“命仲”应为康昭之际的四世滕君;称谓缺佚的命仲之子、滕伯文之父为昭王时期的五世滕君;滕伯文为昭穆之际的六世滕君。如此,《滕侯簋》“滕侯作滕公宝尊彝”中之“滕公”应是成康之际的二世滕君,与前提“器”铭文中的(滕)伯或公对应。黄盛璋先生考证与滕侯方鼎、滕侯簋同出的疐鬲属康王世,与我们推断《滕侯方鼎》、《滕侯簋》铭文中的“滕侯”在康王期相合。
(六)张连航先生在《读新出土铭文札记三则》中提到一件滕侯簋十香丸,铭曰: “滕侯作滕公尊彝。”从铭文字形来看,这件滕侯簋应属西周中期。若此,铭文中的 “滕公”、“滕侯”应为西周中期前后相继的两位滕君。
(七)吴氏芬旧藏中有一件滕侯苏盨,铭曰:“滕侯苏作厥文考滕仲旅簋,其子子孙孙万年永宝用。”黄盛璋先生认为:“从其字体较晚,应属西周晚期。”朱凤瀚先生指出:“从铭文看,约属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徐珉。” 两说大致相合。如此,滕侯苏应是两周之际的一位滕君。
(八)进入春秋早期后段,滕国世系的文献记载开始较为系统,见于《春秋》、《左传》。鲁隐公七年(前 716年)春,滕侯卒。这位滕侯即是陈厚耀《春秋世族谱·滕世次图》中的“滕侯毂”
(九)陈厚耀《滕世次图》列于滕宣公婴齐、滕昭公元之间的“滕孝侯”,应是此位“滕子”之后的又一位滕君。
(十)滕昭公即是《滕世次图》中的“滕子元”。
(十一)滕文公即是《滕世次图》中的“滕子寿”。
(十二)《司马楙镈》铭文所见“悼公”应即滕悼公宁。
(十三)《滕侯耆戈》铭文中之滕侯耆可能即滕顷公结。滕侯耆戈目前所见共两件,从形制来看应属春秋晚期,也与滕顷公结所处年代相符。
(十四)滕侯昃器目前共见四件,戈三、敦一,均有铭文,应是战国中期的一位滕侯,这位滕侯文献失载。
(十五)上世纪70年代在庄里西出土的滕国编钟,经清理后由音乐家演奏的乐曲录音,由县广播站向社会播放,顿使纵跨3000年时空的周代古乐飘扬在古滕大地上,听众无不精神振奋。《滕国编钟声悠悠》的录音报道,至今仍使人们记忆犹新。
(十六)滕国具铭的铜器,目前已经著录的,包括传世品及发掘品,共有17件,年代从西周早期至战国早期@。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近年购藏一件滕大宰得匝,未经著录,是新发现的资料.
(十七)北京国家博物馆,地下一层展览的中国各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文物,堪称代表了国家级水平的“国宝”!其中有滕州出土的几件文物,第一件就是出土于姜屯镇古滕国故地的滕侯戈(如图)。实物下说明牌上注:“滕侯捑”青铜戈|春秋.滕|1973年山东滕县出土|此戈为滕侯捑所造。滕是周公之弟错叔秀的封国,今山东滕县西南有古滕城即其国都旧址。
这个“捑”字比较生僻,还要去掉左边的提手旁,上边是“曰”,下面是
“夨”,念ze。“捑”应该是这位国王的名字了。
(十八)、滕国故城及滕国贵族墓地庄里西遗址、
薛国贵族墓地前掌大遗址等地相继出土了大量带有铭文的青铜器,如“滕侯鼎”、“滕后簋”、“司马懋编钟编磬”、“薛仲赤簠”、“薛师戟”、“不欺簋”等珍贵文物。滕国的代表性器物“滕侯鼎”造型庄重,装饰华丽,纹饰充满神秘色彩,是一件难得的古代艺术珍品。滕皇编钟、石编磬,制作精良,音质清脆悦耳,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好的战国乐器之一,已被收录《中国音乐大系》一书。馆藏重器“不欺簋”,铸有铭文151字
兵器、车马器厅展出的大量的兵器及车马器配件,其中“王子反戈”、“滕侯虞戈”、“元戈”等有铭文的兵器、弓形器,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各诸侯相互斗争,相互兼并的历史事实。
铜镜厅,展示了从战国时期到明清各个时期不同型制的铜镜,能让你了解到各个朝代铜镜铸造工艺不同的艺术风格、绘画艺术及文化内涵舆情早报网。
钱币厅,能让你了解到我国钱币发展的整个脉络,展品众多,风格独特。特别是先秦古钱币上的象形文字,是中国书法文字变迁的缩影,篆、隶、行、楷、草体应有尽有,百花齐放。
书画厅,能使你欣赏到古代艺术家技艺高超的书画绘画佳作。滕州市博物馆撷英聚华,珍藏了大量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精品,荟萃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璀璨明珠,常年以最优质的服务迎接国内外宾朋。
十一有关滕国历史遗迹的报道和研究文章
(一)《滕侯鼎》
节选《济南时报》《温故·传奇》
2012.2.26
滕侯鼎的主人是第二代滕国国君,在传世及出土的“滕侯”器中,它是最早的一个。另外,铭文中作为国族名称的“滕”字,也是古文字材料中最早的例证之一。在滕州市博物馆青铜器展厅,记者见到了这件3000多年前的滕侯鼎。滕侯鼎通高27厘米,口径宽11.5厘米、长16厘米,腹深15厘米,重5.03公斤。滕侯鼎的平面呈圆角长方形,子母口加盖,盖上面有四个精美的卷龙状小钮。鼎两侧有耳。鼎的腹部外鼓,四足就像四根柱子一样将鼎稳稳撑住。鼎的整体形象庄重大方,颇有气势。鼎盖和鼎身内侧底部铸有相同的两行六字铭文———“滕侯作宝尊彝”。
滕州市博物馆原馆长、研究员李鲁滕告诉记者,铭文明确了该器的国别和作器者的身份,“滕侯鼎的主人是第二代滕国国君,在传世及出土的‘滕侯’器中,它是最早的一个。另外,铭文中作为国族名称的‘滕’字,也是古文字材料中最早的例证之一。滕侯鼎为西周早期器,对应王室应为西周康王早、中期。‘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周康王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020年至公元前996年,因此,滕侯鼎的时代应该是公元前1000年左右,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李鲁滕表示,方鼎是商周时期较为特殊的一种器类,通常仅出现在身份特别尊贵者的墓中,“常见的方鼎通常棱角分明,而滕侯方鼎却作圆角方形;常见的方鼎通常无盖,而滕侯方鼎却配以与器身统一风格的顶盖。匠心独运的设计,给人以标新立异之感。滕侯鼎制作精美,是中国商周青铜器中的精品。”饕餮纹饰,展现青铜器“狞厉之美”滕侯鼎虽然体量不大,但是仔细凝望,你仍然会从它身上强烈地体会到李泽厚所谓的这种带着强大历史力量的“狞厉之美”。
记者看到,滕侯鼎的盖和口沿下饰有一圈夔龙纹、鸟纹。鼎的腹部四面均饰有一组饕餮纹,四足则分别饰有蝉纹及卷云纹。著名学者李泽厚曾经对青铜器上的饕餮纹饰有过专门的研究,他认为,饕餮在纹饰上很像牛头纹,但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牛,而是当时巫术宗教仪典中的圣牛,“它实际是原始祭祀礼仪的符号标记。这符号在幻想中含有巨大的原始能量,从而是神秘、恐怖、威吓的象征。各式各样的饕餮纹样以及以它为主体的整个青铜器其他纹饰和造型,特征都在突出这种指向一种无限深远的原始力量,突出在这种神秘威吓面前的畏怖、恐惧、残酷和凶狠。它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一方面又是保护的神祗,它对异氏族、部落是畏惧恐吓的符号;对本氏族、部落则又具有保护的神力校园邪神传。正是这种超人的历史力量才构成了青铜艺术狞厉的美的本质。超人的历史力量与原始宗教神秘观念的结合,也使青铜艺术散发着一种严重的命运气氛,加重了它的神秘狞厉风格。”
滕侯鼎虽然体量不大,但是仔细凝望,你仍然会从它身上强烈地体会到李泽厚所谓的这种带着强大历史力量的“狞厉之美”。偶然出土,滕侯鼎勾连起历史烟云滕国国君中影响最大的是战国时期的滕文公。滕文公曾多次“礼聘”孟子到滕国,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方针大略。孟子要让民“有恒产”,让人民的日常生活有保障。滕侯鼎的出土过程非常偶然,“1982年3月,滕县姜屯公社庄里西村社员在取土时,在距地表4米处发现了一座古墓,古墓中出土鼎、簋、鬲、壶等六件重要文物,滕侯鼎便是其中之一。当3000多年前的滕国青铜器出现在我面前,着实令人兴奋了好一阵子。”
滕侯鼎既是西周早期滕国之器,自然能勾连起人们对古滕国历史的无限联想。滕国国君中影响最大的是战国时期的滕文公。滕文公曾多次“礼聘”孟子到滕国,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方针大略。《孟子·滕文公上》中曾经记载,滕文公向孟子请教如何治国,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孟子认为,治国化民的第一步就是要让民“有恒产”,让人民的日常生活有保障。一直到现在,孟子的这些思想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在如今的滕州市市区西南约7公里处,就是滕国故城遗址。出土滕侯鼎的庄里西村,便位于滕国故城的西北角,除了滕侯鼎,这一区域还出土了多件滕国青铜器,不仅证明了古代滕国的确切位置,还为研究滕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方面情况,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滕侯鼎,西周早期青铜器,国家一级文物,滕州市博物馆镇馆之宝。该鼎形制特别、纹饰精美、品相极佳,为中国商周青铜器中的精品,曾多次作为中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巡展于世界各国。滕侯鼎身上刻有“滕侯作宝尊彝”六字铭文,这件青铜器之所以重要,乃是因为它的主人是第二代滕国国君,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的身上,蕴藏着极为丰富而重要的文物和历史信息。
(二)滕侯方鼎
西周早期。器身断面呈圆角长方形,子母口加盖,盖上有钮,盖缘也有一周回首曲体夔纹,附耳粗壮,垂腹,柱足。口下饰以一周回首曲体夔纹,器下饰龙纹,鸟纹,腹饰大兽面纹,两侧有分解的躯干。盖内,器底铸铭文,见附图镜神寂。西周时鼎型器特点是:器身呈长方形槽状,足为圆柱型,双耳多立于两短边的口沿上。方型鼎出现于商,盛于西周早期,中期渐少,晚期几乎绝迹。该鼎现藏滕州市博物馆。
(三)“滕皇”编钟
山东滕县发现“滕皇”编钟
最近,在山东滕县姜屯公社“滕国故城”毗邻的庄里西村,发现了距今二千四百余年前东周时期的一套青铜乐器。出土的青铜乐器共13件,其中编钟9件,呈合瓦式,长方形钮,钮中一穿,形状相同,大小递减。镈4件,形制一样,大小各异,总重为98.8市斤。这批乐器制作精细陈在鹏,纹饰庄重瑰丽,音质优美动听。4件镈经初步测试发现,每件镈敲击不同部位均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其中最大的一件重23斤,器正面上方框内铸有“甘吉滕皇”4字,其余各件均有铭文,共80余字。明确记述了这是战国时期滕国诸侯宫廷中使用的乐器。这套青铜器的发现对进一步探讨滕国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现在这套青铜乐器已组架在滕县博物馆展出。(《大众日报》供稿)
(四)滕国编钟
古滕文化源远流长,绚丽多姿。上世纪70年代在庄里西出土的滕国编钟,经清理后由音乐家演奏的乐曲录音,由县广播站向社会播放,顿使纵跨3000年时空的周代古乐飘扬在古滕大地上,听众无不精神振奋。《滕国编钟声悠悠》的录音报道,至今仍使人们记忆犹新。2001年5月18日,《联合日报》文史专版首推学术论文,再度向社会展示滕州儒墨文化和科圣墨子,鲜为人知的是论文中提及的《周易》善本,出自小邾国国学,国学就在今滕州城区小邾城街,算来大约有两千七八百年了。滕州称为三国五邑之地,即滕国、薛国和小邾国;五邑我记不太清楚了,可能有潘阳等。小邾城是我们这里的老街,听老人说解放前这里有古城墙。天下颜氏出邾国(颜友),而小邾国的国都在邾城街。山亭东江只是发掘了的颜友的墓地。我成经这种想法和滕州市原政协主席:颜道朗、民俗学家:颜锡扬联系过。颜锡扬先生(老老爷)一直很赞同我的观点。国君的国都不会和他的墓地在一起的。汪玲露官方学术界的认可和当地政府有很大的关系。
(五)李庆博文节选
1滕州市西部姜屯镇庄里西村有古代滕国贵族墓地,是古代滕国墓的“八宝山”,出土了大量的古滕国文物,如滕公鬲、滕侯鼎、滕公簋、滕侯敦、滕侯戈(国博展出)、滕司马懋编钟、滕国编磬等等。其中“不欺簋”腹内铸有铭文151字,记述了滕国一位叫“不欺”的将领受命抗击玁狁(xian yun,战国后称匈奴)入侵,取胜后受周王赏赐的过程。古代青铜器上的铭文记下了当时发生的真实历史事件,因而有着极大的历史和考古价值,是印证古籍记载和民间传说的最直接证据,因而价值连城,甚至是无价之宝!
有意思的是,不欺簋身在滕州出土,它的顶盖却在陕西出土,盖上也铸了152字的铭文,内容与滕州出土的一样,只比滕州的簋身多出一个字,行文如下:“唯九月初吉戊申白氏|曰不欺驭玁狁广伐|西俞王命我羞追于西余来归|献擒余命汝御追于畧汝以我车宕|伐玁狁于高陶汝多折手执讯戎大|同从追汝彼戎大敦搏汝休弗|以我车陷于艰汝多擒折手执讯|白氏曰不欺汝小子汝肇敏于戎工|赐汝弓一矢束臣五家田一田用永|乃事不欺拜稽手休用作天|皇祖公白孟姬尊簋用罔|多福眉寿无疆永纯|灵终子子孙孙其永保用享”。
该件青铜器说明牌注:“不欺”青铜簋盖 周宣王时期 此器盖内铸铭文13行152字,记述玁狁侵犯周王朝西部边境,作器者不欺受命抗击,获胜后得到赏赐。
2古滕国,在今山东滕州地面上存在了七百多年,经春秋历战国,经历了三十多任皇帝,建立了一个国家,固定了一片地盘,统治了一方百姓,创下了一份“基业”,起源了一个姓氏,形成了一个地名,如今,这里依然叫“滕州”(过去叫滕县),一个地名延续使用了四千年!
陆续在北京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里看到些出土于滕州的文物,深为滕州拥有的久远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自豪!一个地方可以快速富裕起来,发达起来,但是你再阔、再有钱、再是暴发户,也不能把你当地的历史往前推进一年!这就是历史的魅力、文化的价值、一个地方的底蕴!
山东省博物馆单列一个展柜,展出了滕州出土的古滕国三件青铜器,展牌说明文字如下:“滕国:滕之祖先始自黄帝,为黄帝25子之一,滕姓。历夏、商、周代。滕国的始祖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错叔秀,姬姓ca939。今滕州市西南有古滕城遗址,其地纺织业、青铜制造业比较发达。春秋时期滕国比较活跃,经常参加诸侯会盟。与孟子同时代的滕文公为其杰出人物。”
3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经重新装修布展后,焕然一新,特别是地下一层展览的中国各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文物,堪称代表了国家级水平的“国宝”!其中有滕州出土的几件文物,第一件就是出土于姜屯镇古滕国故地的滕侯戈。实物下说明牌上注:“滕侯捑”青铜戈|春秋.滕|1973年山东滕县出土|此戈为滕侯捑所造。滕是周公之弟错叔秀的封国,今山东滕县西南有古滕城即其国都旧址。这个“捑”字比较生僻,还要去掉左边的提手旁,上边是“曰”,下面是“夨”,念ze,幸亏英文注释里有拼音,不然我们一般人是认不出这个字的。“滕侯”即古滕国的国王封号,爵为“侯”,仅次于最高级的“公”;“捑”应该是这位国王的名字了。有关资料记载古滕国历春秋战国共存续了七百多年,有三十一(另说三十二)任皇帝,目前只找到了其中十几位的谥号或庙号,如滕悼公、滕隐公、滕定公、滕文公等,散见于《春秋》、《左传》、《孟子》等古籍,至于他们的名字,至今所知不多。《古纪世本》载“滕世系有考公糜,糜子元公弘”,再加上这个出土戈上的“捑”,我们至少可知有叫“糜”、“弘”和“捑”的三个滕国皇帝。
(六)春秋铜器
1滕侯戈 兵器。通长26厘米。援略呈弧形,中起脊,前锋三角形,胡窄长,阑边3穿。内为斜角长方形,内中1穿。阑侧铸阴文1行5字:“滕侯昃之舟造(造)”。同铭戈中国历史博物馆有一件。滕州市城南西寺院村东荆河南岸出土。藏滕州市博物馆。
2司马 编亦称“滕皇编钟”。乐器。共4件,形制相同,大小递减。通高34~30厘米宋尚节,纽高8.9~8厘米。其中最大的一件正面上方框内铸有“古曰滕皇”4字。每器钲部及沿部均有铭文,共81字,为铸成后所刻。铭文相连为一篇,记述春秋末年滕国司马名 者为祭祀先王滕悼公而作。
1982年滕州市姜屯镇庄里西村出土,同出编钟9件,均藏滕州市博物馆。
(七)《走进滕国故城》
(枣庄晚报文章)
近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伟做客人民网直播间,与网友在线交流,畅谈城市转型实践,展示枣庄魅力。陈伟市长在访谈中再次提起枣庄历史悠久,地灵人杰,物华天宝,有7300年的始祖文化,4300年的城邦文化,2700年的运河文化,130年的工业文化。
近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伟做客人民网直播间,与网友在线交流,畅谈城市转型实践,展示枣庄魅力。陈伟市长在访谈中再次提起枣庄历史悠久,地灵人杰,物华天宝,有7300年的始祖文化,4300年的城邦文化,2700年的运河文化,130年的工业文化。其中城邦文化指的是在先秦时期,枣庄境内分布着7座古城邦,即滕国、薛国、小邾国、国、国、阳国、国。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雨和战争,在这些古城邦中,滕国故城目前保存得依然较为完好嫡女策。 滕国与“善国”据史书记载,黄帝战胜炎帝部落之后,率族东迁,即封其十子于滕,称为“黄帝之滕”,传至商朝末年而亡。《史记·索隐》有记载曰:“殷之世,有滕伯名文者,为滕君。”由此可见“滕”在殷商之时已被称为方国。武王克商后,大行分封,封其十四弟错叔绣于滕,揭开了姬姓滕国的历史。相传三十一世,历时七百余年后,滕国在公元前286年为宋所灭。滕文公为战国时滕国国君,是滕国诸君中史书记载最多的国君。滕文公因崇尚孟子之学,曾多次“礼聘”孟子到滕国,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方略,因此他也在《孟子·滕文公》中留下了较多的记载。滕文公按照孟子“政在得民”的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施善教”,政绩卓著,名声大振。楚国、宋国的百姓也都纷纷慕名来到滕国定居。滕文公任政期间,滕国人丁兴旺,国富民强,卓然于泗上十二诸侯之上,滕文公因此博得“贤君”的美称,滕国也被誉为行圣人之道的“善国”。滕国故城滕国故城位于滕州市姜屯镇滕城村,从滕州市区乘坐公交车,不用二十分钟就来到了这座有着几分神秘色彩的古城。
《枣庄胜景》一书中对滕国故城有着较为详尽的描述:“据史料记载,‘故城周围二十里内有子城’。现故城城垣依稀可见。‘外城’略呈方形,东西横陈。沿外城西墙南去,有一段堑壕,俗称‘西海子’,为昔日的护城河;外城内东南两端各有洼沼一块,积水成泽,昔日植满莲藕,有‘两池荷花,一城芙蓉’之称。‘子城’在外城中央,略呈方形,周长约5公里。近百年来当地居民在原城基上围土筑寨,以抵御兵祸水患,现‘子城’高出地面3至4米,城墙顶上植满槐树,绿叶成荫,花香四溢。城内有滕城村,村四周是一片葱绿的果园和农田,焕发着勃勃生机。”今天,处在乡野之中的滕国故城早已没有了昔日的模样,当年城中的繁华和熙攘也早已成了浮云散去,只有黄土夯成的断断续续低矮城墙和一处孤寂的古台,在向人们诉说着那几千年前的故事…… 文公古台滕国故城东北隅的高台,就是被称 为“古滕八景”之一的古文公台。“文公台”又称“灵台”,相传为滕王的寝宫。台前有两株古槐,虬枝擎天,左右对峙,枝繁叶茂,传为唐贞观年间所植,距今一千多年,被当地百姓尊为“神树”。台下有一池,传为“灵池”。《孟子·梁惠王上》记载:“文王以民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为灵台,谓其沼为灵沼”。滕文公效法文王筑灵台,掘灵沼,取与民欢乐之意。并在台上建了文公楼,但由于年代久远,屡遭兵燹,原楼早已荡然无存。明万历年间,文公台上修筑了真武庙,该庙左掖门两侧有邑人书写的砖刻楹联:“古迹近荆流,曾向高台怀世子;遗封原叔绣,莫将飞阁误滕王”。高台东侧有“文昌阁”、“吕祖阁”、“功德祠”、“休息洞”等建筑。文公台下还立有一块巨石,上刻落款为“太白”的“壮观”二个大字,相传为诗仙李白手书。1991年滕州市人民政府拨专款重修了仿古式双重檐顶的文公楼,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和王学仲分别题写了“滕文公楼”和“为善兴滕”巨匾悬于楼上。殿内陈列着“文公问政”的蜡像,然友、毕战等人物也是栩栩如生,神采飞扬。现在的文公台保持原始的台基,高约10米,东西约60米,南北约50米,殿堂耸立,雕梁画栋,昔日的辉煌得以重现。 善国碑林游览文公古台,不能不去参观“善国碑林”。文公台东侧的“善国碑林”,荟萃了从汉代到当代的数十块碑碣、墓志,供游人浏览观赏,如汉画像石《叉鱼图》、《唐染山耶娘庙碑》、《唐牛头造像碑》、《金太平院碑》、《元重修洪福院碑》、华世奎书《生允之墓表》等,不乏书刻珍品,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苏东坡书《西园诗碑》和黄庭坚书《圣谕碑》。苏东坡书《西园诗碑》作于元丰元年(1078年),时苏东坡任职徐州不久,来滕与范仲淹四子,滕县知县范纯粹相会,并作了著名的《滕县公堂记》,后又与滕县时公畅谈于西园,作《西园诗》相赠,遂有此碑徐恭藻。而上有宋高祖赵匡胤圣谕“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苍难欺”的《圣谕碑》赵庭谖,传为黄庭坚所书,当年各地县衙门前必立此碑,以起到警示和震慑的作用,在今天看来也有着一定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八)《滕国与滕王阁》
(滕州日报文章)
滕国故城位于滕州市西南十四里的滕城村,是西周时期文王十四子叔绣立国 国都所在地,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提滕王阁,大都知道赣江之滨的南昌滕王阁,而对滕国的有真正意义的滕王阁却知之甚少。唐朝诗人王勃的一篇旷世奇文《滕王阁序》,南昌滕王阁千古扬名,天下皆知,阁因文名。滕王阁与滕国有着割不断的联系。
滕国之滕起源于轩辕黄帝。
<<国语·晋语》载:“黄帝(约4000年前)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巳、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第十子封於滕,称黄帝之滕。“滕”者,取水腾涌为名。
公元前1046年,武王建周,其十四弟错叔绣封於滕,爵为侯。叔绣及其子孙,是周王朝派来监视东夷各国的亲信,滕国当初与鲁、卫、晋、郑地位齐名。姬姓滕国传三十一世(亦说三十二世),历时七百余年,于周赧王二十九年(前286年),被宋国所灭(一说越灭滕,一说齐灭滕)。
战国时期,诸侯争战,七雄割据天下,各自为利。正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於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独有滕国国君一心为民,造福百姓,诚心礼聘孟子。文公在为世子的时侯曾两次请教孟子。文公继位后(公元前324年),把孟子请到滕国,虚心求教,待孟子为上宾。“孟子之滕馆於上宫。”孟子在滕国的国宾馆论政讲学。滕文公问孟子:“滕,小国也,间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说:“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主张不依靠任何大国,要自强不息,行“仁政”施“善教”。这正是孟子‘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精神的具体体现。孟子在此提出的“仁政”学说,也就是所谓的“王道治国'’。他提出国君应该爱护百姓,让百姓丰衣足食。正如《孟子·梁惠王》载:“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滕文公以区区五十里之地,在八百诸侯并存的境况下,不但没被大国吞并,反而被誉为“善国”,“卓然于泗上十二诸侯之上”。滕国百姓安居乐业,国富民强,写下滕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后人为纪念滕文公的丰功伟绩,缅怀善君,尊文公为“滕王”。人们在滕国故城建造祠堂、楼阁,称“滕王阁”。
现今的滕国故城的碑林中就有古代建有“滕王阁”的记载。清朝乾隆四十八年(1783)立,一直保存在滕国故城的《创修文昌帝君阁碑记》中有 “今将 ‘滕王阁'现种原在香火地,跟同众施主,丈清地尺杆步弓,刻于石,以免日久再行侵犯. ”宝塔诗茶。另一块是,清道光五年(1825 年)立,一直存在滕国故城的《重修玄帝庙碑记》载;“夫!滕王阁振古如兹矣,·····”。“振古如兹”,就是从很久以前就存在的意思。也说明滕王阁之名,由此地而生。
民国年间所刻,至今仍完好保留在滕国故城的砖刻楹联:“古迹近荆流,曾向高台怀世子;遗封原叔绣,莫将飞阁误滕王。”也是告诫人们不要忘记滕王滕文公的丰功伟绩。
南昌的滕王阁与滕国有何联系呢?
《旧唐书·太宗纪》载:“( 贞观十三年)六月丙申封皇弟元婴为滕王。”《旧唐书·高祖二十二子传》载:“滕王元婴,高祖二十二子也。贞观十三年受封。十五年赐实封八百户,授金州刺史。二十三年加实封满千户。永徽中元婴颇骄纵逸游,动作失度,高宗与书诫之······朕以王骨肉至亲,不能治王於法·····人之有过,贵在能改,国有宪章,私恩难再,兴言及此,惭叹盈怀。三年迁苏州刺史,转洪州都督,又数犯宪章”“文明元年(684)薨。赠司徒冀州都督,陪葬献陵”。南昌滕王阁是李元婴於永徽四年(653)为纵娱游而建,因其曾封为滕王而得名。元婴之滕王,不过徒有虚名罢,只沾‘滕王”的光而已。
滕王阁因李元婴在南昌建造,引唐朝大诗人王勃来此作天下奇文《滕王阁序》,才使滕王阁扬名千古,世人皆知,就这一点,李元婴功不可没。
古滕国被誉为“善国”,千古流传,尤其《孟子》一书中有《滕文公·上·下》两章,两千年来,吸引无数的文人雅士,前来滕国故城瞻风仰善。滕国故城是滕文化的发祥地,文化底蕴丰厚,更是我们百万滕州人民的精神家园。滕州的滕王阁所说“滕王”是滕文公,而南昌滕王阁所指的“滕王”是李元婴。滕州的滕王才更有歌颂的意义。
愿有真正意义的“滕王阁”,早日耸立在滕国故城!
十二,滕国轶事
(一)几度风雨,几经春秋。太平盛世的滕国在周边列
强虎视鲸吞的侵略战争中,滕文公为治国安民积劳成疾,耗尽了毕生的心血,在臣民的呼唤声中与世长辞。
清县志《孟子外传·滕文公轶事》载:滕文公死后已择定出殡日期。出殡这天,风雨飞雪交加,冰雪大如牛目,群臣群臣建议更改殡期,文公的儿世子不许。大臣惠子进谏说:“今先公欲小留而扶社稷,故使雪甚弛期而更为日……”世子只得勉强应从。另据当地世传,七日后,风和日丽,凫峄负雪,河湖冰封。滕国古都四门大开,文公里街上人头攒动,远近路人接踵而至,一直延伸到北门外三里的寝陵墓地。旌旗猎猎,古乐声声,举国上下臣民为这位德高望重贤君千古一别。世传的滕文公陵在今343省道北一里,西去三里有县志记载的滕定公陵。昔日的滕定公陵墓故址有假山,当地俗称“花山子”,旁边有二郎庙等文物古迹,但荆棘遍地,荒废已久,今称戚庄堌堆。到20世纪70年代,滕文公陵遗迹尚存,当地人叫尖堌堆、平堌堆。两个堌堆东南西北方向,相隔约50米。前者壮若金字塔,高丈余,占地一亩余,十几里外即可看到。后者上部略平低于前者,占地面积相同。当年在“改造山河”和“大积大造土杂肥”的农业生产运抵中,两个堌堆均被铲平把土运走造肥,至此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只能存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四年前夏秋之间,就在两个堌堆之间的玉米地里,当年祭祀的青铜礼器又被盗墓贼挖走。两个堌堆因年代久远,地方志书没有记载,究竟哪个是滕文公陵谁也说不清楚,好在是当年取土仅及地表,地下至今未动,日后还有探测发掘的可能。
(二)传说,滕国灭亡后,滕国原来的国都,变成一个繁华的城镇我们甲顺。有一天,一个叫花子模样的人,在城里满街叫喊:“姬家林高城里淹!”。这样叫喊了多天,人们不知是何意思。有的人以为是“几家淋糕,城里烟”,风人胡言乱语而已。
忽然一日,滕城大雨倾盆,天昏地暗,不多时,整个城里变成汪洋大海,房屋和无数的人淹没在大水中。然而,在滕城西北几里的滕国国君的墓地--‘姬家林”,却没有一滴水,在那里的人们安然无恙。有部分知道了叫花子叫喊的“姬家林高,城里淹”的天机的人们,逃到这里,死里逃生。
现今,滕州的老户人家--彭氏,就在现今的滕国国君墓地附近的庄里西村,居住了几千年。彭氏后人,在那里建有“彭公亭”,并有汉朝时期的家乘传世。
(三)在滕国故城西北约三华里的滕国国君墓地--庄里西遗址,也就是雍城。在那里有一个很大的土丘,再往西一里许又有一个土丘叫花山子。
传说在雍城的一个洞口,大声叫喊: “借什么家俬几件,什么家俬几件!”不几时,所要的家俬便出现在洞口,但是,用完之后必须完璧归赵,一件都不能少。日久天长,有不讲信用或者不小心坏了几件不再送还,洞内便有叫骂声。日子一久,也就没有去借家俬的了,就是再去借也不灵了。当时在花山子的洞口也管用,后来也是不灵了。
(四)传说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末期,滕州地界是一个地肥水丰的地方。当时居住着的是有施氏,商朝的国君纣王昏庸无道,有施氏担心被商君所灭,想收买商王,就在本土举行历史上第一次选美比赛,把最美的美人滕姬送给纣王。美人让纣王十分开心,滕地也就暂时平安无事。
滕姬最爱听撕稠缎的声音,纣王为让滕姬开心,心疼她,便让宫娥来撕。滕姬十分开心,更是百媚万娇。滕姬又想出一个取乐的办法:用琼酿美酒注满池子,乘舟在池中娱乐。日久又想一计,让守卫的三千卫士,都到池中边游边饮,直到把池中的酒喝干为止。三千卫士,酩酊大醉。此时武王的大兵乘机而入,商朝灭亡,周朝建立。武王为奖赏滕地的有施氏,把贤能十四弟叔绣封于此地,爵为侯。有施氏的人们平安无事,共享天伦。
(五)古镇级索。滕国古都西十二里有古镇级索,相传西周初年始建滕国时,有索氏来这里居住,最初名“索”。又传索的四周地势高低如级(阶梯),土冈蜿蜒如索,又名“级索”,是滕国开国之后的经贸集镇。元代这里叫“吉相集”,明清时代叫“级索集”或“级索街”。《滕志》对这里有明代以前的记载,清代《滕县志》载有关于级索起源的考证文章,刻在《地藏寺》碑上,立在地藏寺内。碑文由明代举人颜守耕撰写。颜守耕,字心伊,号登恒,级索颜家胡同(今在农贸市场处)人,不同版本的文献分别载名、字、号,《古滕颜氏族谱》载他的号,三者均为一人。
据传,错叔绣来滕立国带来了“百工”,周代“百工食官”,吃国家俸禄,其中有索匠,后称绳匠,主管监种桑麻和制绳在这里安家落户,传说索氏故宅就是后来级索供销社旧址。后来在这里兴建地藏寺,到明代还有斑驳难辨的古碑。明代在寺内再设学宫,为远近培育出众多人才,今在县志里还可查证。颜守耕就是在学宫成才考中秀才和举人的。到清末这里已失去昔日的辉煌,建国后又在这里成立了级索供销社。古镇旧时有寨,东门外有天齐庙、歇马亭及娘娘庙,建国后天齐庙改做医院,歇马亭还存古柏数棵,亭东荆河支流北岸的娘娘庙内,有送子娘娘怀抱一个裸体男婴塑像。天齐庙南有古石井,水质甘甜,最宜沏茶和做豆腐脑易呗背单词。寨外西北二里有龙崮堆,又名望龙山,山上有庙,登山台阶十三级,道家称为上天梯。古镇有八景:歇马亭、娘娘庙、古石井、天齐庙、望龙山、上天梯、地藏寺、级索集,明智的级索人曾以这些人文景观和历史传说招来远近文人商贾,交流文化,开展经贸,增进繁荣。40年前,祖居三道街的王德珍老人曾告知笔者。
古镇有从远古传来的“大犁”,很像“大禹治水”图中的“耒”或“耜”,铁制农具大犁到上世纪60年代仍在使用。级索手工业制品种类繁多,瓜条加工制品工艺独特曾远销数省,桑麻种植及制品得天独厚。级索人嗜茶,是茶叶的销售重镇,因而古镇在江南最富胜名,尤其在茶乡杭州。古镇的古会在夏历四月初五和十月二十。赶集歌谣是:级索街,真稀奇,十天这里十二集,逢单东门集,逢双西门集,五、十牛马也来赶大集。
十三,周代礼制
(一)周礼

,甲骨文(如图)?等形,象征豆盘盛玉祭祀祖先、上帝,以示敬意。《说文解字》:“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殷人“尊神”,认为只有履行这样的仪式才能得到鬼神的赐福和保佑。可见“礼”一开始就和神权、族权紧密联系并含有行为规范的意义。

西周
礼治
“礼”到西周发展成一整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的礼制。这种发展是和宗法思想与制度的系统化分不开的。“宗法”即以血缘为纽带调整家族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源于氏族社会末期父系家长制的传统习惯。夏、商、西周虽然是相继建立的三个王朝,但是由三个不同显贵家族为中心的统治集团分别建立起来的,各自保留了大量父系家长制传统。这些统治集团的家长、族长掌握国家政权后,便把维护家长制的宗法制度和国家行政组织直接结合起来,任命和分封自己的亲属担任各级官吏并世袭下去,形成了以“小宗”服从“大宗”的宗法等级制,从而利用族权来巩固政权。原来维护宗法关系的宗法思想,便相应地成为夏、商、西周与神权观念并行的另一维护贵族统治的精神支柱。
殷人崇拜祖先神,也讲宗法,甲骨文已有反映,但不严谨。到了西周,因“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母贵)不以长”的嫡长继承制的最终确立而系统化。相传周公制礼,在他的主持下,对以往的宗法传统习惯进行了整理、补充,厘订成一整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这就是一般所说的“礼”或周礼。
发展
周礼经过不断充实、发展,内容非常庞杂,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行政、司法、宗教祭祀、婚姻家庭、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所以《礼记·曲礼上》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所规定的不少规范,实质上具有法律甚至根本法的性质,是“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的依据;具有“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重大作用。总之,所有一切都必须以礼为准绳。这就是后来儒家创始人孔丘以西周为典型所概括的“为国以礼”的“礼治”。
原则
在周礼所确立的全部规范和制度中,始终贯串着下述原则,即“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亲亲”指必须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子弟必须孝顺父兄,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分封和任命官吏必须“任人唯亲”,使亲者贵、疏者贱,并按嫡长继承制代代世袭下去。“尊尊”指下级必须尊敬和服从上级、特别是作为天下大宗的天子和一国宗主的国君;严格上下等级秩序,不得僭越,不许犯上作乱。“长长”指小辈必须敬重长辈。“男女有别”指男尊女卑、“男女授受不亲”和同姓不婚。其中最基本的是“亲亲”和“尊尊”。“亲亲”是宗法原则,“尊尊”是等级原则。“亲亲父为首”,旨在维护家长制;“尊尊君为首”,旨在维护君主制。二者都是为巩固宗法等级制服务的。从这两个基本原则出发,周礼在伦理道德上特别强调孝和忠。在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下,“亲”和“尊”往往二位一体,因此孝和忠也往往两相结合:子弟孝顺父兄、小宗服从大宗,也就是下级忠于上级。
“亲亲”和“尊尊”既是周礼的基本原则,也是西周立法的指导思想,与此相应,孝和忠既是伦理道德规范,又是法律规范。由于周礼出自宗法,西周的统治者主要依靠宗法来维持其内部秩序,所以最重宗法,待别强调“亲亲”陈寿亭原型。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重“尊尊”,而是因为“亲亲”中的子弟孝顺父兄、小宗服从大宗即已包含“尊尊”。况且“长长”与"男女有别"都是从“亲亲”派生的。由于西周极重宗法,所以“不孝不友”被看成是“元恶大憝”,罪大恶极,要“刑兹无赦”。后来的儒家继承了这种思想,在其《孝经》中开宗明义第一章便提出“孝”乃“德之本”,“不孝”则是“大乱之道”,因而宣称:“五刑之属三千,罪莫大于不孝。”
特征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西周“礼治”的基本特征。“礼不下庶人”主要指礼所赋予各级贵族的世袭特权,平民和奴隶一律不是享受。平民和奴隶毫无权利,却必须承担礼所加给的各种义务。特别是奴隶,只是权利的客体,可以由奴隶主贵族任意宰割。周孝王时的《曶鼎铭》记载,五个奴隶的价格仅值“匹马束丝”。“刑不上大夫”主要指刑罚的锋芒不是针对大夫以上贵族,而是指向广大劳动人民的。这种礼、刑的分野,充分说明西周实行的是一种公开不平等的特权法,即奴隶主享有特权的奴隶制法。西周的“等级划分”首先就表现在剥削者和劳动人民两大贵贱等级的区别上,并被固定下来,绝对不许逾越:贵者恒贵,贱者恒贱,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在贵族内部也因等级不同而待遇各异。所以在西周的“礼治”下,等级非常森严,“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名位不同,礼亦异数”。
立法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不但是西周“礼治”的特点,也是西周指导立法、司法的重要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各级贵族不仅享有礼所规定的各种特权,而且即使行为越礼,一般也不受刑罚的制裁,只受道义的谴责。当然,“刑不上大夫”并不是说大夫一类贵族犯有严重危害宗法等级秩序的罪行概不用刑,但即便用刑,通常也能享受各种特殊照顾,如“王之同族有罪不即市”、“有赐死而亡戮辱”、“公族无宫刑”等;在诉讼上也有“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等规定。不但如此,许多高级贵族还享有减免罪刑的特权。“刑不上大夫”实际上还存在着制度上的原因。在西周的分封制和世袭制下,各级贵族、特别是大夫以上的大贵族,在自己封地内都拥有相对独立的行政、立法、审判权和各自的武装力量。天子和国君要想惩治他们,往往必须兴师动众、兵戎相见。这正是古代“大刑用甲兵”和兵刑不分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周礼还赋与各级贵族对其所属奴隶乃至平民以擅自刑杀的特权。广大奴隶被剥夺了一切权利,稍有反抗就将遭到严刑镇压。
基础
西周的“礼治”是建立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土地国有制基础上的,是维护贵族世袭特权和统治人民的上层建筑,实质上也就是西周奴隶主贵族专政的代名词。在西周初期各地区经济联系极其薄弱的情况下,它所维护的宗法等级制对于稳定社会、政治秩序,巩固一个疆域辽阔的王朝来说,曾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奴隶制的衰落、封建制的兴起、阶级斗争和贵族内部矛盾的激化以及宗法关系的日益疏远,它已变成阻挠社会前进的严重障碍并不断分崩离析。在当时思想领域的百家争鸣中,除以孔丘为代表的儒家仍然主张“礼治”外,其他各家特别是主张“以法治国”的法家都强烈反对“礼治”,从而展开了一场长达两百多年的礼、法之争。不过,儒家虽然维护“礼治”,却对周礼有所修正,要求“尊贤使能”、礼下庶人。法家虽然反对“礼治”,主张刑上大夫,但并不反对等级特权。所以当时礼、法之争的过程,也就是礼下庶人、刑上大夫两相结合的过程。
演变
秦汉以后,随着儒法合流、礼法统一和儒家思想的占居统治地位,周礼的“尊尊”、“亲亲”和“男女有别”等原则,经过改造又演变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并逐步经典化,终于成为指导封建立法、司法的礼教。此后,封建法制中的“八议”、“十恶”、官当、依服制定罪量刑、亲亲相隐、“犯罪存留养亲”、子孙不得违犯教令和不得别籍异财等,都是“礼治”思想的体现。“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已成整个封建法制的基本特征。
(二) 西周法律制度
立法指导思想
西周法律思想的变化:①以德配天(德要求敬天、敬宗、保民)②明德慎罚(实施德教,用刑宽缓)。不仅对西周的法律制度及宏观法制特色起决定性作用,被后世奉为政治法律制度的
理想的原则与标本,汉代中期以后被儒家发挥成“德主刑辅,礼刑并用”,为“礼法结合”的中国封建法制奠定了哲学基础。
西周的法律形式、宗法制度及礼与刑的关系
西周的法律形式:除传统的誓、诰、命外,以礼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习惯法占相当比重。①周公制礼(周公,名姬旦,文王之子,武王之弟)②吕刑(吕国的司寇吕侯所作)③.遗训(先王留下的遗制)④殷彝(商朝的某些法律)⑤九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九刑有两种含义,一是周朝的刑书,二是五刑加上赎、鞭、扑、流。
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族组织与国家制度相结合,以保证血缘贵族世袭统治的政治形式。西周的“封邦建国”,即常说的“裂土封王”。西周宗法制度三原则:嫡长子继承制、小宗服从大宗、各级家族组织共同向周天子负责。
西周时期礼与刑的关系:礼:中国古代社会中长期存在的、维护血缘宗法关系和宗法等级制度的一系列精神原则及言 行规范的总称。礼的二层含义①抽象的精神原则(亲亲、尊尊,在亲亲、尊尊原则下,又形成忠孝节义等具体的精神规范)②具体的礼仪(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周礼的性质:具有法的性质和作用(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强制性)礼与刑的关系:(1)礼与刑是西周法律体系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共同构成完整的法律体系。②礼是一种积极的规范,正面、积极地规范人们。刑则处于消极被动状态,对一切违礼行为进行处罚。③“礼之所去,刑之所取”,二者相辅相成。“出礼入刑”。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庶人并非不受礼的约束,贵族犯罪也并非不受法律制裁西周法律的主要内容西周时期刑罚、刑事政策及刑法原则:①刑罚,除五刑外,圜土之制(类似徒刑)、嘉石之制(类似拘役)、赎刑以金钱或物品抵罪)。②刑法原则:①老幼犯罪减免刑罚。②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③罪疑从轻、罪疑从赦。④宽严适中。⑤刑罚世轻世重的刑事政策。(刑新国用轻典,平国有中典,(乱国用重典)
西周的民事、婚姻制度:①契约:西周的“司约”管理契约事宜,“质人”为具体的管理人员。契约形式:质剂(买卖),傅别(借贷)。②婚姻:三原则是一夫一妻、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六礼:纳采、问名、纳吉(卜得吉兆后定婚)、纳征、请期、亲迎。“七出”(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口多言、盗窃),“三不去”(有所娶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西周时期的司法制度司法机关:周天子是最高裁判者。天子之下设大司寇,为“六卿”之一。大司寇下设小司寇。其下再设专职属吏,如掌囚、掌戮、司刑 、司约等。诉讼制度:①狱与讼,刑事与民事案件。听讼、断狱。②五听,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③读鞫、乞鞫(宣读判决、要求上诉)。④西周司法官的“五过”:惟官、惟反(报私怨)、惟内(亲属)、惟货(受贿)、惟来(请托)。⑤三刺(疑难案件要讯群臣、讯群吏、讯万民)监狱制度:监狱也称圜土、囹圄。西周设“掌囚”、“司圜”两种监狱管理官员
(三)西周的宗法
西周统治的巩固,与其建立稳定的制度很有关系。支撑周朝天下的有四大制度:封建制、宗法制、
礼乐制、井田制。封建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也是其统治的核心。井田制是维持封建的经济制度。至于宗法、礼乐制,则是维持封建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制度。 根据封建制度,「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子把爵位、土地连同居民分封给诸侯;诸侯对天子有纳贡、从征等义务,但可把土地及居民分赐给卿大夫;卿大夫之下又有士。这就构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形之贵族等级制。为了维系封建制度,西周还形成了按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家族制度——宗法制,规定从天子到士各级贵族的名位只能由嫡长子继承,并建立以全国最高宗主——周天子为核心的层层藩屏。 此外,周公还制礼作乐(西周的礼乐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相传由周公制定。周公所制定的礼,是维护统治者等级制度的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各项典章制度的总称,后来发展为区分贵贱尊卑的等级教条。乐则是配合各贵族进行礼仪活动而制作的舞乐。舞乐的规模,必须同享受的级别保持一致。西周的礼乐,也体现了当时的时代文明。),规定了吉礼(祭礼)、凶礼(丧礼)、军礼(行军,出征)、宾礼(朝觐,互聘)、嘉礼(婚宴,加冠)等,使贵贱有差、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实行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四)西周礼乐制度
在西周,以五声八音为乐,五声为音阶,即宫、商、角、征、羽。八音为器乐之分类,即埙、笙、鼓、管、弦、磐、钟、柷等。
西周的礼乐制度就是等级制度
西周春秋时代所讲究的“礼”,是贵族根据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制阶段的风俗习惯加以发展和改造,用作统治人民和巩固贵族内部关系的一种手段。目的在于维护其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具有维护贵族的世袭制、等级制和加强统治的作用。当时许多经济和政治上的典章制度,常常贯串在各种礼的举行中,依靠各种礼的举行来加以确立和维护。 到春秋后期,就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这些卿大夫在夺取国君权力的同时,不但僭用诸侯之礼,甚至僭用天子之礼。按礼,天子的舞用“八俏”(“佾”是“列”的意思,每列八人,八佾六十四人),这时季孙氏也用“八佾舞于庭”,孔丘斥责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按礼,天子祭祖唱《雍》诗来撤除祭品,这时鲁的三家都“以《雍》撤”,孔丘认为这种事不该出于“三家之堂”。按礼,只有天子可以“旅”(祭祀)于泰山,这时季孙氏“旅于泰山”,孔丘又指责他不懂礼(《论语·八佾篇》)。卿大夫这样“僭礼”,实质上就是夺取政治权力的一种表现。 礼乐制度主要用来维护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荀子·礼论篇》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族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所说“礼之三本”,天地代表神权,先祖代表族权,君师代表君权。后来统治者以天、地、君、亲、师作为礼拜的主要对象,就是根据这个理论。 西周春秋时代贵族讲究的礼是比较多的,有籍礼、冠礼、大搜礼、乡饮酒礼、乡射礼、朝礼、聘礼、祭礼、婚礼、丧礼等等。籍礼是用来监督平民在“籍田”上从事无偿的集体劳动,以维护称为“籍”的办法的。冠礼是授予成年贵族种种特权,以维护贵族的利益和巩固贵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大搜礼具有军事检阅和军事演习性质,起着整编军队、检阅兵力和加强统治的作用。乡饮酒礼在于维护一乡之内贵族的宗法制度和统治秩序。乡射礼具有以乡为单位的军事训练和军事学习的性质。朝礼在于尊重国君的权力和地位。聘礼在于维护贵族内部的等级和秩序。祭祀天地和祖先在于维护神权和尊重族权。婚礼和丧礼在于维护宗法制度和族权。 到了战国时代,由于农田制度的变革,“籍”的方法废除不用,这时籍礼只是统治者用来表示关心农业生产的礼仪。由于军队成分和战斗方式的改变,原来的大搜礼就失去作用。由于地方组织的改变,乡饮酒礼和乡射礼的性质也不同了。这时由于中央集权政体的建立,执政者统治的需要,重视的是即位礼、朝礼、祭礼和丧礼。《荀子》的《礼论篇》着重讲究祭礼和丧礼,对丧礼讲得特别详细,就是为当时的礼乐制度制造理论根据的。
《华夏滕姓通谱》副总编 滕光荣 辑录

2019-07-10 | 热度 431℃ 全部文章 |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