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记忆法【视频】「勇者之剑」丨绵延不绝的击鼓声尽现伟大而繁复的寂静之美 优人神鼓-大麦戏剧上海站

【视频】「勇者之剑」丨绵延不绝的击鼓声尽现伟大而繁复的寂静之美 优人神鼓-大麦戏剧上海站

“《勇者之剑》富有传统神韵和现代幅度,身体的内敛美感和动作的合节、专注、精准,既有表演的力量,又具生活与自然的面貌电波教师。结合了戏剧、舞蹈、乐曲、击鼓、武术,和其它剧场内外元素,成功的完成一个充满精神内在,却也引人入胜的美好演出。”------台新艺术奖得奖评论
“伟大而繁复的击鼓、声响和寂静之美……”------美国《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Sword of Wisdom
勇者之剑
2017.6.22-6.23
19:30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勇者之剑》传达的是一种安定与宁静的力量,是个关于成为勇者所必经的修行之路。勇者面对生命的未知而产生了恐惧,进而寻找智慧,向上提升而除去烦恼,最后找到定静的力量。这位勇者因为持剑,看到了自己的怯弱;也因为持剑,他找到了面对生命的勇气,象征一个人孤独地面对自我时,向苍天发出最深的问。每个人的生命过程总会遇到阻碍、挫折,如何度过难关要靠内在的力量。这部作品呈现的是,当优人面对自己内在最深的未知时,用击鼓,让鼓声如棒喝英文记忆法,在棒起、棒落间探讨生命的起落与幻灭粘人相公,期许自己面临挑战时,能够克服并不断地超越。

以手持智慧之剑的勇者为图像,优人神鼓自历年来巡回国际的经典大作《听海之心》、《勇者之剑》以及《禅武不二》之中,精选切合题旨的篇章,加以重新编排,起承转合巧妙串连,自成一部结合鼓艺、武术、戏剧、舞蹈和音乐的完全剧场作品,也是让观众一次饱览优人创作历程的最佳机会:从《听海之心》时代,优人注重身体训练以培养出强韧的耐力与定力;经过《勇者之剑》阶段,为身体训练加上情感信心;直到《禅武不二》,智慧开启的阶段。透过《勇者之形意十二形剑》,优人以「鼓艺」与「勇气」对话;借着《勇者之剑》,优人用「剧场」的语言与「生命」交织………

本剧在延续以往作品抽象叙事的剧场特色外,最大的特点在于优人对击鼓方式以及乐句安排的创新:鼓声之外,还加入木制与金属等不同乐器的声响,让音乐的层次更加细致且变化丰富,同时亦融入了长棍击鼓,与以动作精准著称的神圣舞蹈,此为优人提升击鼓艺术的新创举。为求动作精准,演出者必须全神贯注,心神合一;他们的心思必须更细致,对音乐的掌握也必须更敏锐。


艺术总监 刘若瑀
1956年出生于台湾乔治和龙,1980年代初为兰陵剧坊主要演员金慧珍 ,因而被团员昵称为「兰姐」吴温蒂,当时的代表作为《荷珠新配》。曾主持中视「小小脸谱」,荣获金钟奖「最佳儿童节目主持人」。
1984年获美国纽约大学剧场艺术硕士,来年获波兰剧场大师果托夫斯基遴选、接受为期一年的专业训练,开启了她生命本质的探寻之旅。返国后,决定从东方人的精神出发王华买爹,探讨内在心灵世界。返国后弥渡山歌,带起前卫小剧场风潮,在剧场界深具影响力。
1988年创立「优表演艺术剧团(原优剧场)」,由民间祭仪和民俗演艺的学习入手,以太极导引和身体能量的开发为训练基础,她深刻认为,那是「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1993年,与黄志群合创「优人神鼓」,将击鼓、静坐与武术融入创作中,开创剧团新的风貌。曾率团两度云脚台湾,远赴印度、西藏,以行者的脚步带领优人走上『道』『艺』合一之路。
近来更进入新的转化,将击鼓的表现形式给予新的转化,并着重开发于表演者内在质地的提升以及将音乐、剧场和舞蹈融于一炉的种种尝试。

音乐总监 黄志群
1965年出生于马来西亚,六岁开始学习击鼓,十岁正式拜师于怡保精武体育会学习中国武术,浸淫在武术与击鼓的世界超过二十年。毕业于国立台湾体院,曾加入台北民族舞团及云门舞集,随团巡演于欧洲、美国和非洲等许多国家。1993年初次到印度,学习静坐及「活在当下」的智能,从此多次进出印度与西藏,乔引娣探寻心灵的故乡。
1993年受刘若瑀之邀,合创优人神鼓,担任击鼓指导卜昌森,以「先学静坐,再习击鼓」的方式成都耍耍网2,改变了剧团体质,奠定了优人以击鼓与武术为表演形式的基底。他认为,表演和打坐的境界并无二致,都是「活在当下」,「表演不是向外投射的力量,而是内在的自我探寻。」
音乐创作上虽非科班出身,却以其禅修定力编作出《流水》、《崩》、《冲岩》等令人赞叹的鼓曲。团员们都称他『阿襌(ㄉㄢ)师父』,其击鼓之神韵与技巧,堪称现代华人年轻击鼓艺术家之翘楚。

演出时间:2017年6月22日 19:30
2017年6月23日 19:30
演出地点:上汽·上海文化广场
购票网站:大麦网
购票热线:1010-3721
2016-06-18 | 热度 340℃ 全部文章 |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