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红葡萄酒【视频】《声律启蒙·四支》:吟诵+水煮(刺客信条、三国最后一位名将、杜甫很忙)-青岛求真吟诵社

【视频】《声律启蒙·四支》:吟诵+水煮(刺客信条、三国最后一位名将、杜甫很忙)-青岛求真吟诵社

茶对酒,赋对诗。
燕子对莺儿(音尼)。
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逍瑶。
四目颉,一足夔(音魁)。
鸲鹆(音渠欲)对鹭鸶。
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蘼。
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
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行对止,速对迟。
舞剑对围棋。
花笺对草字,竹简对毛锥。
汾水鼎,岘山碑。
虎豹对熊罴。
花开红锦绣,水漾碧琉璃。
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
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
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
戈对甲,鼓对旗。
紫燕对黄鹂。
梅酸对李苦,青眼对白眉。
三弄笛,一围棋。
雨打对风吹。
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
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
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
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
四支(一)
刺客信条
茶对酒,赋对诗。燕子对莺儿。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四目颉,一足夔。鸲鵒qú yù对鹭鸶。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蘼。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这一节如果你真的读了,那么你就会明显感觉不如前面的章节顺畅了,甚至你会敏锐地察觉到有些地方“韵感”不见了,所以有必要讲讲新韵旧韵的问题了。
“韵感”是老高生造的词。老高在前文讲过,“韵”是具有自然科学属性的,如果字的读音可以恒定,我们其实不需要任何关于押韵的规则。
但事实上,在录音设备发明之前,读音恒定真心做不到。所以我们有了平水韵,平水韵为了解决全国统一考试问题,取得是各地方言的最大公约数,各地的考生可能都会觉得有几个字别扭,但又会觉得大多数字是合理的。这就是所谓的权益之举,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平水韵用了差不多八百年,广播、电视普及的时代才姗姗来迟。虽然老高还顽固的讲着一口浓郁的东北话,但全国人民都能听懂《新闻联播》的时代还是到来了。在这样的语境下,有些人开始琢磨推行新韵这件事。
搞声韵改革最积极的是中华诗词学会。这里是老干体的大本营,他们有推行新韵的刚需。在21世纪初他们推出了一套《中华新韵》,以普通话语音为标准分了14个韵部,其中最大的颠覆在于直接废除了入声字。
这一举动立即引发了广大旧体诗人的集体吐槽。甜红葡萄酒北京奥运那年,两个老友眭谦和徐晋如起草了《关于传承历史文化、反对“声韵改革”的联合宣言》,老高自然也在《宣言》上签字了。
但事实上老高并不反对新韵,老高反对的只是与声韵改革互为表里的老干体。这些年来,老高的旧体诗词都是新旧韵兼押的,具体办法就是在平水韵下检出同时符合新韵的字,其实也不算太不麻烦。
新韵旧韵之争的实质其实就是现实和传统之争。这就好像足球比赛,早期是没有实况录像的,对是非曲直的判定完全依赖于裁判,以至于误判的存在也成为了一种传统(比如我们一直津津乐道的上帝之手和南非世界杯上兰帕德的那个进球)。
如今纵然转播技术发展了,但引进回放技术辅助裁判判罚的动议却推行得十分艰难,也就是因为兰帕德的冤案才勉强在个别赛事中采用了门线鹰眼。这就是传统和现实的博弈妥协,一切还要顺其自然,把内容写好才是真的。
好了,大家换换脑子,讲典故了林青贤。
“四目颉,一足夔”说的是上古的两个人。仓颉相传是黄帝的史官,据说是他龙颜四目、生而能书,首创文字,被尊为“造字圣人”,这些事一听就是扯淡,不说也罢。后来有个仓颉输入法,现在也基本没人用了。
夔相传为舜的乐官,据说只有一只脚,这个连孔子都不信,孔子说“夔一足”是舜说“夔一人足矣”的意思,根本不是只有一足。
《山海经》里倒是说,夔是一足无角类似牛的兽,黄帝用它的皮做鼓,声闻五百里。反正《山海经》里说的老高都不信,真有这样的兽,一足还无角,早晚也是灭绝的命。
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这个典故和后文的岘山碑重复,留在下章讲。剩下的篇幅我们讲刺客。
上一章我们说过司马迁为很多二三线的古人拍群戏,其中最有名也最精彩的莫过于《刺客列传》了。《刺客列传》主要讲了五个刺客,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随便拿出谁的故事都可以完爆《刺客聂隐娘》。

就文说文,“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说的是豫让。
和其他几个刺客相比,豫让的刺杀对象不及曹沫和荆轲,刺杀技能也不及专诸和聂政,但有一点要特别注意,他是这五个人中唯一一个没有金主的刺客。
文中提到的智伯是晋国最强家族智氏的掌门人,后来韩赵魏“三家分晋”百草奇缘,智伯被杀。我们这段故事的大反派赵襄子相当变态,他把智伯的头盖骨漆成了酒杯爱杀十七,每次宴请宾客都拿出来show,歌姬们还唱着“掀起了你的头盖来…”,场面相当瘆人。
此时画面切到一个破落的茅屋里,我们的男主豫让正在回忆着和智伯交往的点点滴滴,然后,他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阅己者容”。
豫让的第一次刺杀行动是伪装潜入,他怀揣匕首,伪装成马桶修理工潜入到赵襄子家的卫生间。但他杀气太重,以至于赵襄子一进卫生间就心头一悸,于是逮捕了豫让,豫让也直言不讳,明说是为智伯报仇。侍卫们要杀豫让,赵襄子却说:智伯已经没有后代了,这个人还想给他报仇,是个义士,我不杀他,避开他就好了。
老高一直认为一部好的剧本必须要有一个有魅力的反派,这段故事中的赵襄子就是如此。赵襄子放了豫让,让这段精彩的故事得以继续。
当然赵襄子随即把豫让的大头贴传遍了整个赵国的公安系统,为豫让的刺杀行动增加了难度。但豫让仍然有很多选择。他的朋友就建议他曲线救国,先投靠赵襄子,取得信任再杀之,说白了就是去做卧底,但豫让认为那是“怀二心以事其君”,豫让我做不到啊!
于是豫让选择了一个更高端的方法,整容。那时赵国确实也有个邻国叫韩国,但和现在的韩国是两回事,一家整容医院都木有。找不到整容医生,豫让决定DIY,他用漆涂满身体,使肌肤肿烂,吞下火炭使嗓子变哑,终于连自己的妻子都不认得他了。
豫让的第二次刺杀行动是野外狙击,选择的地点在赤桥。但经过这一番折腾,豫让的杀气更重了,直接惊了赵襄子的马。赵襄子说:必是豫让!豫让再次被捕。这个成天玩头盖骨的赵襄子见到豫让时也被震到了,他问豫让:“你之前的主公都被智伯灭了,没听说你去报仇,为啥偏偏杠上我!”这时豫让又说了一句很有道理的话:“之前的主公‘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赵襄子彻底被豫让感动了,当然再感动也犯不上用自己的生命去成全豫让。于是他让手下拿着自己的衣服到豫让面前,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说了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然后:
在桥上,在深秋清澈的阳光里,在风中,他微笑着,优雅地横剑自刎
这时切进背景音乐:“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

四支(二)
三国最后一位名将
行对止,速对迟,舞剑对围棋。花笺对草字,竹简对毛锥。汾水鼎,岘山碑,虎豹对熊罴。花开红锦绣,水漾碧琉璃。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橹声咿轧唐朝好医生,渔舟正向雪中移。

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
这一联讲了两个好官。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老婆薄情。
“去妇因探邻舍枣”出自《汉书》,说的是西汉的王吉(西汉还有一个比较有名的王吉,以后讲司马相如时会讲到)。话说这个王老吉(错了,应该是王老爷)官声甚佳。做京官时,邻居家有株枣树红枣出墙,王太太就顺手采了几个吃。就这点小事儿,王老爷气得执意休妻。弄得邻居过意不去,一番苦劝,最后逼得邻居说:你休妻,我就砍树!休妻这事儿才算作罢股道家园。

昌邑国中尉王吉 画像
从结果看过程,王吉这事儿多少有点作秀的意思。那下面出场的这位就绝对令人发指了。
“出妻为种后园葵”说的是春秋时期的公仪休,他身为鲁国相,权利很大白太阳,想巴结他的人不少。有个属下送条鲤鱼给他,他不要。属下就问:听说你爱吃鱼,怎么不要呢?公仪休答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这是一段非常实在也非常正能量的话,老高说的令人发指当然不是这个。

《史记》中曾如此记载公仪休:“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
说话有一天,公仪太太看老公挺辛苦的,天天开会落实“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教育实践活动,就特意去后院摘了些自己种的葵菜做给他吃,自己则在一旁安静地织布。怎曾想公仪老爷突然暴怒,“欲夺园夫红女之利乎?”,就是说:大家都自己种菜织布,菜农和织女怎么办啊?她老婆就委屈的说:你是公务员,就那点死工资,别人送鱼你不要也就算了。我辛辛苦苦种点菜、织点布,又没拿出去卖,这也不行啊!公仪老爷马景涛附体似得咆哮:不行!不行!不行!重要的话说三遍!遂休妻出门。可惜当时没有网络,这事儿要放在今天,公仪休估计会被女网友的吐沫星子淹死。
公仪休怎么死的老高并不知晓。在他死后数百年,又一个属下拿着鱼走进了南阳太守羊续的大门,羊续接受后将鱼悬挂在厅堂之上,以后再有送礼的人,羊续就指指鱼干,以示拒绝。
羊续对老婆也不算好,他在南阳做太守,把老婆扔在乡下。羊太太带孩子来投靠他,羊老爷打开官舍,向妻儿展示了自己所有的资产,被褥、短衣、一点盐、几斗麦而已,羊太太见此境况也只能默默离开。
羊续官声好,虽然穷点,但对子女的仕途和婚姻都有好处。他有个儿子叫羊衜(道),后来也官至上党太守。他的原配是名士孔融(让梨那位)的女儿。孔氏去世后,羊衜又娶了大儒蔡邕(第二章讲过)的女儿。蔡邕的这个女儿在名气上远不及她的大姐蔡文姬(老高甚至不知道她的姓名),但命运却不知好了多少。虽然羊衜走得早了点(小儿子十二岁),但养活的一子一女都很争气。蔡氏的长子早夭。长女叫羊徽瑜,嫁给了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也就成了晋武帝司马炎的大娘。次子就是本章的男主,三国最后一位名将羊祜(户)。

羊祜(221-278),字叔子,泰山南城(今山东费县西南)人。西晋开国元勋。
好多人看《三国演义》只看到五丈原,所以没几个人注意到在最后一回还隐藏着一位名将。说羊祜是名将可能会引发一点争议,这个人是在战斗层面的成就很有限,主要的成就体现在战略上,用时髦的话说,就是会下一盘很大的棋。
在晋吴对抗中,羊祜每次和吴人交战,都预先与对方商定交战时间,从不搞突然袭击。李亚倩部队行军路过吴国边境,收割稻谷以充军粮,每次都要根据收割数量用绢偿还。打猎时,如有禽兽先被吴国人所伤而后被晋兵获得,都要送还对方。这种做法古时候叫“攻心为上”,现在叫“政治攻势”。多少年来大家还在用。
羊祜就是通过不断的政治攻势让东吴人渐渐觉得:羊祜这边是讲信用的天堂,自己这边是个无信义的地狱。就这样,越境的“脱南者”越来越多,未战已定输赢。对面统帅陆抗也是一位君子,但无奈东吴的最高领袖是个独裁暴君,陆抗也只能审时度势,告诫将士们说:“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
羊祜、陆抗惺惺相惜。有一回陆抗病了,羊祜派人送药,大家怀疑有毒,独有陆抗说了句名言“岂有鸩人羊叔子”,服之不疑。
羊祜有一点很像他爷爷,就是重德谨行,清正廉洁。青年时就有人称其为“今日之颜子(不知道颜子的去第二章补课)”,这是一个不凡的称号,如同现在我们称郭明义为“当代雷锋”。
羊祜任职历魏晋二朝,掌握国家机要,但从不争权求利。羊祜的女婿劝他说:“购置些田产家业,也好卸官后有所归宿,后事有所依托。”
羊祜当时没有答话,事后告诉子女们说:“这种说法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作为人臣,经营私业就违背公事,这是很糊涂的做法。”
这段故事告诉我们,劝你收手的是拿你当儿子,听之任之的是拿你当女婿。
羊祜还有一句名言,就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七八”,后来人觉得牛成羊祜这样还有“十之七八”不如意,未经作者同意就索性改成了“十之八九”。
羊祜死时正值寒冬,晋武帝亲着丧服,泪水在胡须上结冰。荆州百姓罢市痛哭,悲声连绵不断。吴国将士为之落泪。请注意,羊祜可是敌军统帅。
襄阳百姓为纪念他,就岘山立碑,原名为晋征南大将军羊公祜之碑,简称羊公碑,又名堕泪碑。“岘山碑”和“羊公德大春日野椿,邑人竖堕泪之碑”说的都是这个事。多少年后,仍有很多文人墨客,抚碑追昔,对其赞美不已,其中最出名的是孟浩然的这首: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与诸子登岘山》)

最后还得说下“汾水鼎”。汉武帝曾得宝鼎于汾水,因此改元为元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成为了传国重器。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春秋时楚庄王向周王“问鼎之大小轻重”,就产生了“问鼎”这个词。和鼎同样重要的器具还有瓯,鼎象征政权,瓯则象征国土。日本人在中国横行的年代,可以说成是“鼎摇瓯缺”。所以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是件大事,有时不时拿出来纪念一下的必要,多么隆重都不过分。
四支(三)
杜甫很忙
戈对甲,鼓对旗,紫燕对黄鹂。梅酸对李苦,青眼对白眉。三弄笛,一围棋,雨打对风吹。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

书接上文,道德模范羊祜对吴国连续不断地进行政治攻势,为最终解放东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遗憾的是,羊祜并没有看到“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那一天,他在临终前向司马炎推荐了一个人,这个人最终不辱使命,完成了羊祜未尽的事业。
这个人就是杜预,这位杜将军在领兵打仗之余,还坚持更新着自己的公众号,最终完成了长达三十卷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被收入《十三经注疏》当中。杜预也因为解放东吴和注疏左传这两件事,成为了同时进入文武名人堂(文庙和武庙)的第一人。

杜预(222年-285年),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
有这样一位傲娇的先祖,杜氏一族自然书卷流香。到了唐初,又出了一位优秀的诗人。
大家不要着急,这里说的还不是杜甫,(杜甫怎么能说是优秀的诗人呢?)这个人叫杜审言,他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并称为“文章四友”。这个组合对近体诗的形成与发展颇有贡献,但初唐诗坛怎么也不能与盛唐相比,现在人能知道他们的不多。

杜审言(约645-约708),字必简,襄州襄阳人(今湖北襄阳)。后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官修文馆直学士。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诗圣"杜甫的祖父。
自己名气不行就拼后人吧。李峤和崔融当即表示退出,一边走一边嘟囔:还能不能一起愉快的玩耍了!
苏味道转身对杜审言说:大概三百年后,我的后人中有个叫苏洵的,他和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杜审言微微一笑:我不必等那么久,我死之后,我家就会出一个诗坛的大牛!
这个大牛才是杜甫,他是杜审言的孙子。前文说过“杜甫怎么能说是优秀的诗人呢”,老高认为对杜甫最低的评价也应该是伟大的诗人,再加个“最”也不为过。
历史书中杜甫那幅画像影响深远,后来大家填上了摩托、机枪、水桶还有美女,但都无法改变他那蒙娜丽莎一样的忧郁感。

杜甫像
但其实年轻时的杜甫并不忧郁,日子相当滋润。证据是在他还没找到工作之前就可以四处旅游,现在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这一点。
在洛阳闲逛时,杜甫遇到了刚刚被唐玄宗买断工龄的李白。那一年杜甫三十二,李白四十三,两人喝了不少老雪,“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没喝够怎么办?后来又约上高适一起去游梁宋,飙马、打猎、继续喝老雪。
酒席宴上,我想李白一定是话最多的,他应该会讲到孟浩然,讲孟浩然仕途的不如意。他也许会讲到王维,但评价不一定正面(李和王在长安抬头不见低头见好多年,但没留下任何交往过的记录)。他一定会讲到贺知章(贺知章和李白都是杜甫笔下饮中八仙的一员),讲贺知章金龟换酒,给他起外号叫“谪仙人”。
话说贺知章给别人起的外号都很雅致,比如他曾叫一代大儒殷践猷为“五总龟”,这个殷践猷是“颜筋柳骨”中颜真卿的舅舅,阴阳、历数、医方、刑法无所不通,而“五总龟”,则是说龟千年五聚,问无不知也,相当于现在我们称某人为“活百度”。“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说的就是这件事。
在牵强地植入这个典故之后,李白和杜甫就分别了,从此动如参商、不曾再见。他们彼此都不会想到,后来人会长久的把他们并列在一起,组成了中国诗歌史上的最强CP。
杜甫继续在长安漂了很多年,有一天,他的朋友圈被一件事刷屏了——安禄山造反!这件事影响了很多人,李白投奔永王因而获罪,高适投奔玄宗从此发达。而对杜甫而言,他的生活越发黯淡,而他的诗歌却开始夺目起来闪吧音效库。
他开始满怀深情的用诗歌去记录他所遭遇的一切,诸如“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这些沾染了现代价值观的评价老高不置可否,在老高看来,在安史之后,杜甫的诗中有了杜甫,这是好多大名鼎鼎的诗人终生未能做到的。
老高讲到杜甫就又嚼上了炫迈,根本停不下来,但衡量下篇幅,就先说到这吧,这个人后面还会回来的。
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独不写海棠,故称杜陵不作海棠诗。王禹偁(称)认为这是杜甫母名海棠,避讳之故,对此陆游表示不服,认为只是失传。但杜甫父名杜闲,诗中没用过“闲”字倒是真的。

诗圣坐观声光电。渔妇在杜甫草堂玩耍的时候,正好那天有现代诗诗会。杜爷脾气真好!

获一等奖的诗歌。

草堂旧址。

在草堂纪念馆里看到了叶嘉莹先生的照片。
避讳是个很大的话题,简而言之伽罗瓦,就是皇帝、圣人、尊长的名字都不能随便用。如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又如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整本《史记》里把 “谈”都改成了“同”;更有甚者,李贺之父名“晋”,别人就抓住这点来毁他,让他不能考“进”士。韩愈替李贺鸣不平,写了篇《讳辩》,称“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掷地有声!
在避讳文化盛行的古代,王羲之一家就显得非常另类。“旧时王谢堂前燕”,琅玡王家和陈郡谢家并称魏晋两大名门(和象牙山村一样),不可能不懂避讳之说。王羲之的七个儿子分别叫王玄之、王凝之、王涣之(写“白日依山尽”的叫王之涣)、王肃之、王徽之、王操之和王献之,区分起来不比区分张馨予、张歆艺、张予曦、张雨绮更容易。
事实上王羲之一辈人名中有“之”字的12个,子侄辈有22个,孙辈12个,曾孙13个,玄孙9个,五世孙4个。后来陈寅恪考证之所以不避讳因为他们都是天师道成员,这个“之”是暗号是徽章。这些“王X之”中最出名的是王羲之、王徽之和王献之,前两个后面都会讲到洪文安,“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说的是王献之。
王献之和他爹并称“二王”,小时候见门生们玩游戏,一眼便判断出胜负,门生们不服称其“管中窥豹”,王献之遂“拂袖而去”,空留下这两个成语。
“张骏曾为槐树赋”是误传。张骏前凉国王,倒是引进过槐树,但写《槐树赋》的是西凉的李暠。前凉和西凉都是五胡十六国之一,是与两晋并存的政权。
剩点篇幅说说“青眼对白眉”。
“青眼”说的还是“哭穷途”的阮籍,第二章讲过的,他能为青白眼,对他看不上的人以白眼,惟嵇康造之,乃见青眼。
“白眉”说的当然不是白眉大侠徐良,这个白眉叫马良,当然也不是那个有支神笔的马良。他是三国时期蜀国重臣,眉间白毛。
马良,字季常,兄弟五人,分别叫马伯常、马仲常、马叔常、马季常、马幼常。伯仲叔季是固定的排序,老高很好奇如果有老六叫啥。
五人都有才华,但乡人都说“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白眉是不是最良老高不好判断,但名气肯定不是最大。因为那个老五马幼常,就是被挥泪斩了的马谡。

2018-06-12 | 热度 350℃ 全部文章 | Tags: